网站聊天
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
小胖子长大后一定是个大胖子?揭秘宝宝长得过胖的原因!
2017/02/21 2,132
小胖子长大后一定是个大胖子?揭秘宝宝长得过胖的原因!

       曾几何时,人们看到胖乎乎的娃娃都会称赞妈妈养得好。但其实,养个“瘦小孩”可能对宝宝更好哦!

小胖子长大后一定是个大胖子?

       不一定,但几率很高。胖婴儿很有可能成为胖儿童,接着有更大几率成为胖少年,然后变成一个胖大人。

  • 肥胖的婴儿长到5~8岁仍保持肥胖的几率为1/5。
  • 胖小孩长大后仍旧肥胖的几率是一般人的两倍。
  • 胖青少年变成胖成年人的风险是常人的16倍。

       胖小孩的成长过程会伴随有身体、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不利因素,而且更容易患一些成年疾病,如心脏病、中风和关节炎。医学研究表明,瘦人寿命更长,更健康。

       有些宝宝容易发胖,下面是一些主要因素:

遗传基因

       婴儿发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基因,一是饮食。

  • 如果父母都胖,那孩子有80%的几率是胖小孩;
  • 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发胖,这个几率降到40%;
  • 如果父母都不胖,孩子肥胖的比例只有7%。

       与其说孩子遗传了肥胖,不如说遗传了肥胖的倾向来得更确切。

体型

       除了胖瘦倾向的遗传外,宝宝也会遗传到较易或不易肥胖的体型。

  • 瘦型体质(“香蕉型”)要比生长曲线图上的平均数值瘦和高。这样的宝宝,有的出生是就被认为长了一手“弹钢琴的手指”,脚也偏长偏细,能量主要用来长个子而不是长体重。他们能消耗更多的热量,更擅长根据活动水平调整饮食摄入。吃多也不会发胖,他们以后会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 运动型体质(“苹果型”)宝宝的身高体重都比较平均,与生长曲线图上的百分点很接近。比“香蕉型”宝宝要容易发胖。
  • 胖型体质(“梨型”)宝宝的身材短而宽。这类体型最容易过度肥胖,因为梨形的轮廓线能携带更多的脂肪。

       如果父母都是比较偏矮偏胖的,孩子也偏圆偏短,那么宝宝发胖的可能性就很大,需要在婴儿阶段就做好预防措施。

性格

       宝宝发胖不只是因为吃太多,还因为热量消耗得太少。

       爱动的宝宝能消耗更多能量,发胖的可能性就不高;安静的宝宝就比较容易变胖。如果家里其他人也习惯久坐不动,这种发胖的可能性就更高。

       瘦长结实、活泼好动的宝宝和同样性格的父母,发胖的几率很小。

       大多数宝宝前6个月时都是胖嘟嘟的。6~8个月时,他们开始坐、爬、玩之后,就会瘦下来。1~2岁,继续向瘦里发展。

       宝宝要走路,要跑,要爬,而且变得挑食。在这个阶段,更多的能量用来长个子,而不是长体重,所以看起来比先前更瘦。早期胖嘟嘟的形象一去不复返,一个匀称的学步宝宝出现了。

       “匀称”指的是身体脂肪和体型之间比例恰当,而不是要瘦得皮包骨头。每个宝宝都可以做到匀称,但不是每个宝宝都能(或都应该)很瘦长。

       “匀称”是你要知道的最重要的健康词语,因为匀称意味着每一种可怕的成人病——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的患病风险低。

       最近10年,儿童肥胖非常普遍,已成为目前最大的儿童健康问题。

成都新世纪妇儿医院 宝宝成长路上的健康护卫

       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内分泌科专业开展检测、诊治、咨询儿童内分泌疾病等项目。医生专业知识持续更新,长期积淀,临床经验丰富。创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儿童内分泌专科,优先开展儿童内分泌系列检测及诊治工作,在本省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对儿童矮小症、性早熟、性发育迟缓、甲状腺疾病、肥胖、特纳综合征诊治等有丰富的经验,并取得良好疗效。

       疾病诊治内容包括:特发性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中枢性性早熟、非中枢性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特纳综合征;肥胖、儿童糖尿病;甲亢、甲减;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王晓鸥 主任医师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 曾在上海瑞金医院儿童内分泌科进修,在成都市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40年,在核心医学期刊杂志上发表多篇医学学术文章。

       擅长儿童矮小症,如生长激素缺乏症、宫内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等;青春期发育异常,如儿童性早熟、性发育迟缓、男性乳房发育;性腺疾病,如卵巢发育异常、两性畸形、其他性腺问题;甲状腺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小儿肥胖病、代谢紊乱综合症、糖尿病等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