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聊天
ɶר
小儿便血
2014/05/15 2,612
小儿便血

什么是便血?

肛门排出的大便中带血,不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是鲜红的、暗红的还是柏油样的,都称为便血。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结肠和直肠的出血。便血伴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粪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位置的高低、出血量的多少及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多为黑便,若出血量多且排出快,亦可呈暗红乃至鲜红色。下消化道出血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若在肠道停留较久,亦可转为黑便。柏油样黑便提示出血量在60ml以上。便血者可无呕血,呕血者多有黑便。便血也可以是全身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有时因吞入来自消化道外的血液也可引起“便血”。

便血病因: 

常见的便血原因:

1.下消化道疾病
(1)肛管疾病肛裂和痔疮。
(2)直肠疾病肛门、直肠损伤,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
(3)结肠和小肠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局限性肠炎,肠套叠,肠结核,肠伤寒,回肠远端憩室炎,黑色素斑-胃肠息肉病,肠重复畸形,小肠血管瘤,小肠肿瘤,肠系膜动脉栓塞等。

2.上消化道疾病食管、胃和十二指肠、胆道疾病等

3.全身性及中毒性疾病
(1)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病,新生儿出血症,严重感染及DIC等。
(2)急性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副伤寒和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钩虫病,血吸虫病,败血症等。
(3)中毒或药物毒性作用脓毒症,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药物毒性作用,化学性毒物中毒等。
(4)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以上疾病引起肠道炎症及溃疡、肠道血液循环障碍、胃肠道黏膜损伤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便血。

临床表现

遇到小儿便血,应详细询问病史病史和全面体格体检,注意以下几点:

1.便血前检查

在确定为便血前,应仔细检查是否为口腔、鼻咽、支气管及肺等部位的出血被吞咽后所引起的黑便,以及排除某些药物、食物所致的血样或黑色大便。

2.根据小儿的年龄

新生儿便血大多由于咽下母亲产道或乳头破裂的血或患有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消化道畸形等。婴儿和幼儿便便血多见于肠套叠、美克尔憩室、肠息肉、脱肛、肛裂等。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便血要考虑食管静脉曲张、溃疡病、肠息肉、肛裂、过敏性紫癜等。

3.便血量及颜色

少量便血且呈鲜红色,鲜血附在大便的表面,多是直肠、乙状结肠或降结肠疾病出血,如果解大便时小儿无哭吵要考虑直肠息肉,如果小儿哭吵厉害要考虑肛裂,也见于肠套叠等。大量便血,呈暗红或黑色,多为上消化道或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伤寒等出血。果酱样便是血和黏液混合似黏冻样的大便,如小儿年龄在6~18个月,同时伴有阵发性哭吵,要考虑肠套迭。豆汤样便:大便呈血水样,腥臭,在考虑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小儿往往有腹痛、腹胀明显。

4.便血与排便的关系

血在大便后滴下,与大便不相混杂多见于内痔、肛裂,也见于直肠息肉、直肠癌等。大便呈脓血样或血便带脓样黏液,应注意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慢性结肠炎等。

5.其他伴随症状

便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者,应注意肠系膜血管阻塞、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便血伴腹部包块应注意肠套叠、肿瘤等;便血伴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急性严重感染、维生素C缺乏症等;便血伴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多系急性感染。原因未明的便血必须进行肛门检查和直肠指检,有助于发现肛裂、直肠息肉、痔、肠套叠及癌肿。

6.常见便血疾病特点

(1)痔疮一般痔疮引起的肛门出血,是内痔出血,发生于排便过程中或者是排便后,血色鲜红,不跟粪便相混合,且会伴有异物脱出肛外。
(2)肛裂肛裂出血@#$&大的症状就是疼痛,血色鲜红,有滴血状,排便之后产生剧烈的疼痛。
(3)肛瘘出血量不是很多,粪便为脓血便,经常性排便,患儿还会出现恶心,头晕,出血量很多时,患者体内会出现缺铁性的贫血,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
(4)肠炎出血具有间断性,跟肛瘘出血有点类似,出血量不是很多。
(5)肠息肉具有无痛性,而且血色鲜红,不跟粪便混合在一起,时常伴有黏液从肛门内部流出,偶有脱出之感。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肉眼观察大便的颜色、血量、是否带黏液及脓血,血液是否与大便混匀。大便镜检可发现肠道炎症的病理成分、寄生虫卵与某些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血便于镜检下无红细胞,应做潜血试验。
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有助于了解失血的程度。出凝血功能检查。大便培养、血吸虫毛蚴孵化、免疫学检查如血清环卵沉淀试验与冻干红细胞间接血凝试验,肥达氏反应及外斐氏反应。

2.特殊检查

(1)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可直接了解病变,如内痔、息肉、溃疡、肿瘤等,并可取内容物做镜检和活体组织检查。
(2)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观察深部结肠病变。
(3)胃肠钡餐透视、照片及钡剂灌肠造影检查对胃肠道溃疡、憩室、息肉、肿瘤等的诊断有帮助。
(4)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核素扫描有助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断。